慈悲須智慧,拒絕亂放生

分類: 其他 新品報導   5/25/2025   編輯部


行善,首重「不造惡」。若一個看似慈悲的舉動最終導致生靈受苦、環境受損,那便淪為惡行,而非善行。許多人誤以為將魚鳥購入、誦經後放回自然,就是積德放生;卻忽略了三大現實——

1. 生態失衡
外來物種被突然投放到陌生水域或山林,可能競食、傳病,衝擊原生種,甚至掀起整條食物鏈的崩潰。

2. 動物受苦
市場販售的魚鳥長途運送早已元氣大傷;草率放生往往因水質不適、氣溫驟變而大量死亡。表面「救命」,實際卻變相「放死」。

3. 助長黑市
放生需求刺激捕捉與走私,形成惡性循環:你買 – 商販捕 – 你再放 – 商販再捕,讓更多生命陷入牢籠。


因此,「行善道就是不行惡道」。若放生引發生態破壞、傷害動物或其他生物,那就是惡道,絕非行善。真正的護生應該是:

1. 戒殺與減少肉食:不製造需求,自然減少捕獵。
2. 支持保育與救傷:把資源投向專業復育、野放計畫。
3. 推廣環境教育:讓更多人了解「隨意放生=害生」。

慈悲不只是一念衝動,而是以智慧衡量後的負責行動。願我們都能以不傷害為前提,讓善意真正成為眾生的福報,而非災難。

參考自由評論網: [ https://talk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1355632 ]


相關文章:

孔子姓甚麼?  [6/13/2025]
台灣少子女化對策計畫:方法有效性評估與增量型工具建議  [6/6/2025]
美國的「逐客」措施與李斯諫逐客書  [5/29/2025]
[「擇法善思林之蘭室藏津」的緣起]
比白金婚、鑽石婚更重要! 彰市長林世賢強調「這一點」最關鍵
BLACKPINK嗨炸高雄!破千人場外聽漏音、免費看煙火
全國最高獎金美展大墩美展 年輕藝術家脫穎而出最年輕冠軍23歲
2車行車糾紛引發聚眾鬥毆 3人持棍棒打傷對方被基檢起訴
曾莞婷首鍍金激動自誇:妳好棒 點名張鈞甯「這件事」:最懂我
快跑!狗狗逃脫籠具「跳機」2小時 邊境牧羊犬桃機狂奔
首波婚育宅將開放申請 民進黨:未來3年再釋出1萬戶
傳遞溫柔與歡樂 澎湖家扶寒冬送暖親子園遊會招募愛心攤位
台灣大賽》兄弟衛冕路亮紅燈!G1輸球深陷隊史最大魔咒
記錄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竹縣寶山鄉表揚11對鑽石婚夫婦
聯合政府?黃國昌:昨晚與柯文哲討論找藍營共同推動
張正傑17年用音樂賦予金門反攻基地新生命 董建宏:和平與自由從來就不是從天而降
鶯歌玄受宮入火安座 侯友宜頒贈「玄武威震」匾額祝賀
台灣大賽》兄弟力拚扳平戰局 雙方公布G2先發投手
重建失傳百年的黃藤橋 98歲泰雅頭目獲「綠色奧斯卡」
[擇法善思林之蘭室藏津]